每隻貓的個性都不同,有些貓跟牛皮糖一樣黏踢踢,無論你走到哪都黏在人的身上;有些貓則是天生極致的I型人格,人摸不到的距離,就是牠的最佳社交距離。
也因此,不需要把摸到貓制定為你的養貓目標。對某些貓來說,這個標準太過好高騖遠,能摸到牠是你的運氣;摸不到,能跟牠一起生活在也是你的福氣。
@ilovecatmeme
每隻貓的個性都不同,有些貓跟牛皮糖一樣黏踢踢,無論你走到哪都黏在人的身上;有些貓則是天生極致的I型人格,人摸不到的距離,就是牠的最佳社交距離。
也因此,不需要把摸到貓制定為你的養貓目標。對某些貓來說,這個標準太過好高騖遠,能摸到牠是你的運氣;摸不到,能跟牠一起生活在也是你的福氣。
@ilovecatmeme
貓的制高點,基本上就是適合裝監視器的位置。
不見得所有人都需要購買專用的貓家具或者是裝潢,透過日常的家具擺設也可以達到類似效果。但如果擺的位置不對,制高點很可能就變成衛兵站哨或者是埋伏偷襲的地點。
最後提醒大家,貓有隱私,你沒有。
@sunshine_99
網路上短影音盛行,連帶也出現許多博人眼球,但內容錯誤百出的衛教內容。今天剛好看到這個影片,只能說我內心的白眼整個翻了十萬八千里遠。
該影片提到,可以透過模仿貓咪哈氣跟威嚇的聲音,來嚇阻貓的行為。其實類似的做法,還有使用水噴貓、用巨大聲響嚇貓、大聲怒斥等。這類做法,基本上都是屬於傳統的處罰(Punishment)行為。
這類行為,在近代動物行為訓練上不再推崇的原因,就在於該做法短時間內看似有效,但通常無法持久,動物通常只是害怕被處罰,而非學會正確的行為互動方式。如果你曾在養貓過程中用過這類做法,或許在問題初期有效,但到了後期,通常你只會得到一隻更生氣的貓而已。
因此,我建議:
A.停止錯誤的處罰:錯誤的懲罰方式,不只無法徹底解決貓咪的不當行為,更可能導致人貓關係嚴重惡化,並導致更嚴重的行為問題產生。
B.行為改正的有效方法:比起處罰,使用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的技巧,更能改善人貓的互動關係。例如,選用合適的遊戲方式,來滿足貓的互動與遊戲需求。
C.理解貓咪的環境需求:除了適當的人貓互動方式,透過適當的環境最佳化(Environment optimization),讓貓的感官刺激及壓力有所舒展,才能讓貓的身心隨時保持最佳狀態。
根據一篇2019年的系統性文獻回顧,關於61篇室內貓行為和福祉的研究中顯示,室內貓的幸福感不僅取決於食物和愛撫,環境和社交互動也扮演著關鍵角色。其中幾樣有趣的發現,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
1.就是喜歡躲
無論貓的個性內外向,所有貓咪都喜歡擁有秘密基地,建立不被打擾的隱私空間!刻意保留安全舒適,且不被打擾的隱藏空間,可以幫貓咪適度減少壓力,建立室內生活的安全感。
2.對於新環境的適應力
當貓咪進入新環境時,牠們的壓力指數會在3-5天內逐漸下降。這也意味著,給貓咪一些時間適應新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相較過於激進的減敏(俗稱的“親人訓練”),讓貓咪能自行評估環境中的人事物後,保有主動探索的權利,是更為重要的事情。
3.單貓還是多貓,貓比較喜歡?
單貓或多貓家庭對貓咪的壓力影響,受到貓的個性、幼年經驗及社會化程度等變因影響,導致研究結果不一致。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貓與貓奴之間的關係,似乎對貓的生活福祉影響更大,超過了貓與其他貓之間的互動關係。
該文獻回顧指出,在家庭環境中對貓咪的長期影響仍有許多未知領域,特別是貓與小孩或狗的互動等。但總結來說,想讓貓咪的室內生活感到更加舒適,就應該多關注牠們的環境和社交需求。建立有效的隱藏空間,規律地人貓互動及陪伴,才能幫助貓咪適應環境,讓貓的是內生活更加愉快。
參考研究: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indoor cat welfare
在大自然中的成貓,其食物來源皆是透過獨自狩獵、覓食獲取,而非人類的分工模式,或是狗兒的群體狩獵、分食的行為。
另外,不同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類,貓在清晨跟黃昏時段最為活躍,但不代表貓只在這兩個時段進行狩獵或覓食。研究發現,貓若能在環境中自由獲取食物,其在24小時內的進食次數可高達20次。
少量多餐的特性,儘管在貓的品種、年齡、體型上有所差異,但貓絕不適合人類或狗兒的集中型大餐的模式。餐次間隔過長,也容易讓貓出現因過度飢餓導致的狼吞虎嚥、搶食、護食等行為問題,出現營養健康上的狀況。
Bradshaw JWS. The evolutionary basis for the feeding behavior of domestic dogs (Canis familiaris) and cats (Felis catus). J Nutr 2006;136(7 Suppl):1927S-1931S.
@The LitterBox
基本上,以黑白兩色為主的雙色貓,可以依照黑白兩色佔比跟組合方式,區分為等級1—15。
等級1為黑貓,等級10則為白貓。白色若整體低於40%,是屬於低度白斑;高於60%,屬於高度白斑,佔有40-60%則屬於等級5的雙色。
當兩種花色混在一起形成有趣圖案時,可以用一些特定的術語來形容,像是「梵」、「花斑」、「喜鵲」、「燕尾服」、「白手套」、「白領巾」、「塞席爾」等,或是「隔壁班的阿志」等。
來源:Sarah Hartwell. Colour and Pattern Charts. The Messybeast. [2015-02-18].
@ Theresa_Sweeney
說明:請根據您的觀察,回答以下問題,了解您貓咪的心理狀態。每個問題請選擇最符合您貓咪情況的答案。
替貓咪讀本書吧!
位於美國賓州伯克縣的動物救援組織創造了一個雙贏的局面一透過名為"讀書夥伴(Book Buddies)"的計畫,幼童可以練習閱讀及發音,收容所內的貓咪則獲得人們的關注及疼愛。
這發起計畫的期間,動物救援組織把相關活動照片放在網路上,結果沒想到收容所內的貓咪隨著照片曝光被領養率大大提高,更有不少外國人士詢問如何領養那些貓咪。除了領養率大幅提高,幼童閱讀時輕柔、愉悅、音調偏高的聲音不只讓貓咪感到愉悅,更是可以降低貓咪待在收容所內的焦慮及緊迫感,並增加與人接觸互動的經驗,使得貓咪更適合人類的家庭生活。
相關活動可以參考伯克縣動物救援組織的粉絲頁:https://
www.facebook.com/berksARL
我常在門診跟講座上說道:
「我反對打貓的理由,並不是因為我愛貓,所以要大家跟我一樣用同樣標準愛貓、尊重貓。而是如果打罵是有效並能永遠解決問題的,那麼,我會鼓勵你儘量打,大力去打。
就像馴獸師鞭打獅子,強勢欺壓弱勢,我的目標是馴服你,而不是使你信服。畢竟,我跟蚊子還有蟑螂從不談判。同樣的道理,對於某些人與他者的關係也是這樣,這是建立家庭教育基礎上的差異,認知結構上的差異,甚至是達到類似信仰層次的問題了。」
在門診中,我很常問到貓面對陌生人的方式。
撇除天生自帶話匣子的貓(例如我家阿橘),基本上,貓若是在短時間內行為有明顯轉變,例如原先安靜內向變得話多愛叫,或是活潑好動突然變得冷漠孤僻,都有可能跟貓所處的環境或生理問題有關。
實在是太多人喊錯PICA的發音,皮卡皮卡的叫,連一堆醫師都跟著當人形皮卡丘。
“PICA異食癖”一詞源於喜鵲的拉丁語名字PICA PICA,因為喜鵲是非常雜食性的動物,在以前曾被人們認為是什麼都吃的鳥類。美國的非營利浪貓救援組織Perry's Place,每週都會在他們的官方IG上,公布該週最天使的貓(Nice cat of the week )跟最皮的貓(Naughty cat of the week)。
撇除貓砂盆結構的問題,臨床上不少貓咪採取奇特的姿勢上廁所(尤其是相對排泄時間比較久的大便),多半都跟使用的貓砂有一定的關聯性。
例如貓砂顆粒過大、質地粗糙觸感不適、凝結力差導致貓容易不小心弄髒自己等等。
@r/cats
貓和不少哺乳動物都有第三眼瞼,第三眼瞼又稱做瞬膜,平常於內眼角的位置。貓的第三眼瞼平常都是收縮起來,在某些情況可能會導致第三眼瞼突出,並部分覆蓋眼球,例如:
1.鎮靜或麻醉的時候;
2.結膜炎;
3.角膜潰瘍或創傷;
4.青光眼;
5.葡萄膜炎;
6.癌症;
7.寄生蟲;
8.懶得理你,準備要關機睡覺的時候。
@animalwised
背後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凝視"(盯著看)這個動作。對貓來說,這是具有挑釁意味的攻擊訊號。
多數動物都有”非禮勿視”的觀念,但若對你沒有攻擊的意圖,在跟你四目相接時,就會瞇起眼睛迴避掉這個訊號。
不過本文的配圖跟貓的緩慢眨眼無關,你想的沒錯,牠單純只是在鄙視你。
很多貓都會迫不及待,在貓奴把貓砂盆清乾淨的那一刻衝進去解放。
可能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多貓家庭的貓砂盆地盤競爭、貓砂本身凝聚能力差、貓砂盆本身長期的惡臭髒污等。但有更多時候,只是貓奴清理的頻率次數太少所導致。
清理貓砂盆就像是上完廁所後馬桶沖水一樣,能即時清理是最好的。再不然,一天清理兩次,早晚各一次,是我的標準極限,不能再更少了。
@apollo.redcat
有網友私訊跟我分享,獲得2020 Japan Good Design 的貓矇眼面罩mofumofumask,這個設計真的能輕易幫貓剪指甲嗎?
其實在廠商的示範影片中,就已經把答案說出來了。即使沒有戴上面罩,貓咪仍是可以被人抱著摸手的。
要成功幫貓咪剪指甲,需要人貓一定的穩定互動基礎。例如有許多貓飼主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讓貓穩定地坐在人的大腿上被抱著,或無法被人碰到手,更別提把這類面罩套在臉上。
畢竟每隻貓個性都不同,就像進到外出籠一樣。有些貓是看到越多越穩定,有些貓是待在全暗的環境才會冷靜下來,無法一語概之。
如同該產品的部分使用者回饋評論:
「⋯我的貓原本就很容易緊張,戴上面罩後更緊張了。」
「⋯我的貓不喜歡被我抓手剪指甲,戴上面罩後一樣知道我在抓牠的手,貓仍然很緊張。」
我覺得貓面罩是一種有趣的設計,或許概念來自馬的眼罩?但依照目前的設計,要變成寵物美容的常規用品仍有不少進步空間。
@kurokuro_jp
1.先暸解一下,貓毛是幹嘛的?
除了可以拿來吸,灑個幾撮在貓奴衣服上,提醒他外出遠行也不忘皇恩外,貓毛其實對貓的皮膚保護性至關重要。
貓毛能避免貓的皮膚直接受到物理性傷害,讓貓在家跑酷,或跟其他貓在打鬧嬉戲時不容易受傷。當天氣寒冷時,貓毛可以幫助貓咪保暖;天氣炎熱時,貓毛也能協助貓散熱,同時避免因長時間日曬造成曬傷。貓毛甚至能防水,讓皮膚保持乾爽,預防細菌、黴菌等滋生。
此外,貓毛也能保護貓避免直接受到紫外線的傷害,或引發如鱗狀上皮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等病變。鱗狀上皮細胞癌常發生在貓毛稀疏的部位,如鼻樑、眼瞼和耳尖等。由於白貓阻擋紫外線的能力比深毛色的貓差,罹患該病的風險也高於平均值。若長期幫貓大範圍剃毛,或一直有毛髮較稀疏的區域,就會因為皮膚缺乏完整的毛髮保護,導致該病的發生率增加。
2.可是貓咪剃毛後看起來很涼快,心情很好誒?不剃毛會不會中暑?
剛剃完毛的貓,前幾天看起來都很活潑,活動力變強。另外,也有人提到貓咪被剃毛後看起來很“自卑”、“尷尬“。這些現象,其實是出自於貓對於皮膚溫感變化的不適應,加上人類過度腦補所造成。整體來說,無故剃毛對貓並沒有好處,甚至是對於原有過度舔舐問題的貓,更會因皮膚的異樣感而加強舔舐,讓原有的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除了貓被關在籠內無法自行移動的情況下,基本上,家中哪裡涼快舒服貓就往哪裡去。若擔心貓咪在室內過熱或中暑,則應該增加室內飲用水的擺放,讓貓隨處都可飲水。另外,維持強室內通風性良好,也遠比開冷氣跟電扇給貓吹更實際有效。
3.喔,好吧,那什麼時候才可以幫貓剃毛?
通常跟醫療需求有關的時候,我們才會建議讓貓進行局部或大範圍剃毛。像是執行手術前的術部清潔、處理中長毛貓的毛球打結問題、治療皮膚病或體表寄生蟲感染時。另外,某些特殊生理狀況的老貓或胖貓,因行動不便而無法自行清理毛髮時,局部剃毛能協助貓的皮膚保持清潔。某些中長毛的貓也會基於避免吃入太多毛髮,修飾部分毛髮的長度,而非直接剃掉。
因此,比起剃毛,貓奴應定期幫貓咪梳理毛髮,除了可減少環境中貓毛飄散外,還可以維持貓的皮膚跟毛髮的健康。若貓咪有剃毛的需求,也可以尋求專業的寵物美容師來協助。
4.那我還能自己幫貓剃毛嗎?網拍上的電剪很便宜!
為什麼就是說不聽,非得要自己來剃看看呢?幫寵物剃毛需要一定的經驗跟技巧,你當職業寵物美容師都是混吃等死的嗎?還是說把美美的貓剃醜歪歪,再放到網路上給大家洗眼睛是你的癖好不是?
缺乏熟練的保定技巧,在剃毛過程會讓貓產生不必要的焦慮跟緊迫,為未來的人貓關係埋下不必要的負面種子。使用品質不良或不適合的電剪,或容易過熱的電剪刀頭,則有可能傷到貓那薄薄嫩嫩的皮膚。
看到這邊,如果你還是堅持想自己剃,我會很佩服你的嘴硬跟毅力(?)。
...唉,要的話,或許你可以先拿自己的頭來練習看看,反正頭不會突然出爪尖叫跑掉,是很好練習的東西。個人剃頭個人擔。沒有任何貓咪受到傷害我都沒意見。
@GiveItLove
一篇發表於2021年的研究顯示,雷射光筆遊戲對貓的過度或異常重複性行為(Abnormal Repetitive Behaviors, ARB)存在相關性,而這些行為通常與貓科動物的強迫症(Feline Compulsive Disorder, FCD)有關。
整體而言,越常使用雷射光筆做為玩具,貓的異常重複性行為可能性就越大。撇除潛在生理因素佔比較高的過度舔舐外,貓的ARB跟雷射光筆有強烈關聯性的行為包括:追逐光影、對光或反射目不轉睛盯著、癡迷於特定玩具,以及旋迴與追逐自己的尾巴等。
雖然雷射光筆非常便利,簡簡單單就可以讓貓在家裡飛奔,但由於貓沒辦法真實捕捉到雷射光筆的紅點,便會形成狩獵上的挫折感,進而引發焦慮或其他負面情緒等相關行為。
有鑑於此,有不少貓行為專家建議,可以在遊戲結束時讓貓抓到真實的物品或玩具作為宣洩,以避免挫折感的產生。但經調查發現,雖近一半(52.1%) 的貓飼主暸解這個說法,但僅三成左右(35.6% )的飼主遵循這項建議。另外,即便有飼主遵循這項建議,但整體看來,仍有近九成(89.5%)的貓被飼主反應至少有一種行為問題存在。
簡單說,給替代品來作為雷射光筆遊戲的收尾,這招要不是效果極為有限,要不然就是等同沒效。
以雷射光筆作為主要遊戲的貓飼主並不算多,但根據該研究結果顯示,雷射光筆的遊戲仍與貓的強迫症發展存在相關性。
所以我還是那句老話,『勿癡迷於紅點,一切皆是虛妄』。把雷射光筆作為簡報時使用就好。至於貓,還有很多適合、有趣又安全的玩具可以玩。啊,你的後腳踝並不算,不要自暴自棄好嗎?
雷射光筆對貓的異常重複性行為研究: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388446/
今天講座活動裡面,礙於時間沒有完整提到的門診故事,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
貓從多高的地方摔下來會受傷?無論是心理或生理。
美國曾有新聞報導,有貓從紐約的摩天大樓 32 樓處墜落,雖非毫髮無傷但仍倖存。當然,這不是歸功於貓有九條命或什麼神蹟,我們也遇過在更低樓層,甚至是室內摔傷的貓。明明貓不是翱翔於天際的動物,在臨床上卻從不乏有高處摔傷的案例發生。
關於貓的這個現象,在獸醫學中有個專有名詞,稱為「高樓症候群(High-rise syndrome)」。所謂的高樓症候群,指的是貓從建築物摔落造成的傷害,通常高於2層樓(7-9 公尺)。
在1987 年《AVMA美國獸醫協會》的期刊上,就刊載了一篇針對132 隻貓的觀察研究紀錄。研究指出,這些貓平均從5.5層樓的高處摔落時仍倖存,若沒有立即進行醫療處置,有將近1/3的貓會因傷死亡。有趣的是,在該研究中發現,貓從6樓以下的高度摔落時,會比從更高的地方摔落更嚴重。在後續的研究跟探討中,認為這個現象可能跟幾個原因有關:
第一、研究人員認為,貓從6樓以上的高度墜落時,既使是以背部姿勢墜落,也有足夠的時間可以進行自我翻正反射(Righting reflex)。這讓貓能四肢水平展開、腹部朝下,如大鵬展翅般(或降落傘)的姿勢落下,直落至6樓高(約21公尺)時達到終端速度,讓貓有餘力去處理摔落過程的力道跟傷害。
第二、貓真的有九條...誒,不是。這現象可能僅僅是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因相較於摔傷的貓,摔落而明顯的死亡貓,不太會再被帶到動物醫院去。也因此,從更高處摔落而死亡的貓,並沒有出現在該研究的統計中。
第三、2004 年一篇回顧1998至2001年貓摔落的研究報告《Feline high-rise syndrome: 119 cases (1998–2001)》,就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從高處摔落的貓,還是比從低處摔落的貓受到更嚴重的傷害。
總結來看,貓雖有絕佳的先天身體素質,也不代表摔下來沒事。有更多證據指出,無論是從何種高度摔落,都有可能造成貓隻受傷,甚至是死亡。所以,除了我們不應該亂摔貓,平時居家門窗防護也要做好,確保貓皇的居家安全;此外,我們也應該重視動物的心理層面。若非必要醫療行為,我們不應該讓貓陷入不必要的緊迫或焦慮當中。因為有許多研究指出,這些不良經驗對動物的身心影響甚遠,更可能成為未來負面行為的連結開關。
無論今天對象是伴侶動物、經濟動物或實驗動物等,我們對動物的態度,可能隨著每個人的認知或價值觀不同,但我們應遵循的基礎,是動物都該享有「五大自由(Five freedoms)」,而其中就包含了「免於恐懼與緊迫的自由(Freedom from fear and distress)」。因為這不單是身為一個貓奴的問題,而是身而為一個人的根本。所以請不要再來私訊問我對什麼新聞有什麼想法,迷因對貓皇的戲謔及不尊重,已經是我的最大容忍範圍了(咦?)。
參考資料:
1. ”Common Cat Diseases". ASPCA.org. American 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Animals. "High-Rise Syndrome" section. Retrieved 27 March 2015.
2. Hill, Kyle (April 13, 2012). "How do cats survive falls from great heights?". Science-Based Life.
3. Diamond, Jared M. (April 14, 1988). "Why cats have nine lives". Nature. 332 (6165): 586–587.
4. ”Do cats always land unharmed on their feet, no matter how far they fall?". The Straight Dope. July 19, 1996. Retrieved May 13, 2021.
5. Vnuk, D.; Pirkić, B.; Matičić, D.; Radišić, B.; Stejskal, M.; Babić, T.; Kreszinger, M.; Lemo, N. (October 1, 2004). "Feline high-rise syndrome: 119 cases (1998–2001)". 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 6 (5): 305–312.
很多貓奴家裡都有裝設層板,尤其是在客廳跟主臥室。雖說如此,我常看到層板樣式新奇有趣,但整體動線規劃卻是放水流,有裝就好。讓貓上的去、下不來,許多貓奴順勢成為貓落下時的緩衝墊。
所以在裝設層板前,最好還是花點時間,好好把貓的制高點及動線規劃給弄清楚,不然就是上網搜尋一下,看看哪邊還有胸口碎大石速成班可以報名。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情人節,有不少人會藉此慶祝跟送禮,過程不乏鮮花、糖果、巧克力,這部分已經有不少獸醫師在叮嚀,大家還是留意一下。
在網路上看到很有趣的討論,關於「把現在的貓放到恐龍時期,能競爭過食肉恐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