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的行為是許多人誤會的經典例子。黑貓咬著橘貓的後頸,看起來像是交配動作,但實際上這不一定與性行為有關。
這種咬頸行為常見於貓之間的權勢表現或社交控制。它模仿母貓叼小貓時的控制方式,目的是讓對方暫時靜止、服從或表達支配地位,而不是出於性驅動。尤其是在結紮後的公貓或母貓身上,仍可能出現這類「社會性騎乘」或「支配性咬頸」行為。這類行為也會出現在同性貓之間,例如母貓對母貓、公貓對公貓,甚至母貓對公貓。
這裡黑貓的肢體語言顯示出主動、穩定壓制姿勢,而橘貓的瞪大眼神與僵直姿勢則反映出被動、驚嚇或抗拒的狀態。若這種互動時間短暫且雙方之後能恢復平靜,通常不需干預;但若強勢貓反覆以此方式壓制對方、導致另一隻貓出現緊張、閃避、或被追逐到無法休息,就代表社交壓力過高,需要環境分區與行為介入。
所以說,這個動作如果出現在貓咪已經結紮,又或者是發情期以外的時候。那就像職業摔角裡,一個選手用固定技壓制另一個選手那樣。貓之間其實也一樣,咬頸固定是一種社交或地位表達,而跟性行為無關。所以不要再腦補貓咪之間搞什麼禁忌般的戀情,不然你用這個標準去看WWE,包你全程感到眼睛不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