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貓的臉部表情很少,好像只有「氣噗噗的生氣臉」或「賣萌的可愛撒嬌臉」,但其實科學家真的有用專業的方法去研究過貓咪的臉部肌肉和表情變化,結果發現貓一點也不簡單。
研究人員用跟人類還有黑猩猩一樣的臉部表情分析系統(FACS, 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來看家貓,發現貓的臉大約有 26 種可以獨立控制的肌肉動作單位,像是嘴角、眼皮、耳根這些部位的小肌肉,互相搭配就能組合出超過 200 種不同的臉部表情。
不過貓跟狗最大的不同是,狗在跟人類一起演化的過程裡,為了能更有效吸引人注意,長出了獨特的內眉提肌,就是牠們做出無辜「小狗眼」那條線的秘密武器。這條肌肉讓狗可以把眉毛往上抬,看起來更像人類嬰兒,喚起我們的照顧本能。
但貓就沒有特別進化這條肌肉,所以即使貓的臉部肌肉數量不少,牠們用得很含蓄,也不太刻意去透過表情討拍。
研究也發現,即使是資深貓奴,要解讀貓的臉也沒那麼簡單。因為很多細節藏在鬍鬚、耳朵、眼瞳大小,或是身體的微動作裡,貓飼主能正確判斷貓臉表情的機率大概只有一半多一點,除非受過專業訓練才會看得比較準。
至於人類自己,臉部肌肉多達 40 幾條,還能用各種表情組合溝通複雜的情緒,所以我們才這麼擅長用一個眼神或一個嘴角就讓人秒懂意思。
簡單說,貓咪有臉部肌肉也有表情,只是牠們不像舞台劇演員,會用誇張的方式演給你看,下次別只看貓的眼睛是不是瞇起來,可以多注意牠鬍鬚、耳朵或尾巴的位置,很多細節都藏在那些你沒注意到的小地方裡。或許當你讀懂貓的表情時,你就會發現,他沒有那麼鄙視你,就只是瞧不起你而已。
參考文獻:
- Caeiro, C. C., Burrows, A. M., Waller, B. M., & Semple, S. (2017). Feline communica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s in domestic cats (Felis catus). Behavioural Processes, 141, 324–333.
- Kaminski, J., Waller, B. M., Diogo, R., Hartstone-Rose, A., & Burrows, A. M. (2019). Evolution of facial muscle anatomy in dog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6(29), 14677–14681.
- Caeiro, C. C., Waller, B. M., & Burrows, A. M. (2021). CatFACS: The Cat 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 Animal Welfare, 30(2), 213–2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